先毁掉姚明,后开除王治郅,这位篮球门外汉让中国男篮倒退十年网!

先毁掉姚明,后开除王治郅,这位篮球门外汉让中国男篮倒退十年

游戏迷

先毁掉姚明,后开除王治郅,这位篮球门外汉让中国男篮倒退十年

2025-07-04 14:08:17 来源:网络

  谢天谢地谢亚龙

  信神信鬼信兰成

  横批:足篮打水一场空

 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这样一句口号。

  “仅靠他一人之力,使中国篮球倒退二十年。”

  

  这不是网络段子的夸张,而是无数中国篮球迷在回顾那段岁月时最真实的感叹。在中国篮球的历史上,信兰成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。他是推动者,也是争议制造者;他主张改革,却也亲手埋下混乱的种子。他主政的两个周期,贯穿了中国男篮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全过程,影响之深远,至今仍在发酵。

  本文不为情绪喧嚣添柴,只想梳理那段“失速”的历史:到底是怎样的管理逻辑,让中国篮球走上了一条看似努力却注定失败的路径?

  

  从田径到篮球:一位“门外汉”的强势入局

  信兰成出生于甘肃兰州,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田径专业,信兰成第一次名声大噪,是他在《体育科学》期刊上发表的论文,曾被评为十年最佳学术报告。他也曾参与《奥运争光计划》的制定,因政绩突出,1997年被调任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主任。

  

  而问题的种子早早就已经埋下,一个田径出身的管理者,在毫无篮球专业背景的前提下,直接空降到主管篮球,这在任何体育强国都是极其罕见的现象。而信兰成首次就任,就恰逢中国篮球“巨人时代”的开端:王治郅、姚明、巴特尔组成的“移动长城”横空出世,女篮在亚洲也屡夺桂冠。但正是这段看似顺风顺水的时期,却酝酿出两场日后撼动整个系统的风暴。

  王治郅事件:毁掉的不只是一个人

  2001年,王治郅因赴美打球与篮协产生分歧。他想在NBA继续训练,篮协则命令其立刻归队。面对媒体的喧嚣与民意的指责,信兰成没有出面解释情况,反而选择“顺应舆论”,将王治郅彻底排除出国家队体系,甚至直接“封杀”他多年。

  这不仅断送了一位中国篮球先驱的黄金时期,也让中国篮协在国际舆论中声名狼藉。直到多年后姚明出面,王治郅才得以回归。而那段时间,中国男篮也因为内耗严重,错失多个重要比赛的冠军。

  

  “叛徒”的帽子被舆论扣在王治郅头上,回国之路被彻底堵死。

  这一决定,不仅让正值巅峰的王治郅无法为国效力(直接导致2002年釜山亚运会中国男篮决赛失利),更向所有怀揣NBA梦想的中国球员传递了一个冰冷信号:体制的僵化与无情。釜山亚运会的失败,成为信兰成首次卸任篮管中心主任的导火索。

  姚明过度使用:中国篮球最后的“独苗”被耗尽

  姚明在2002年NBA选秀中成为状元,但也因此被架在了国家与俱乐部之间的“十字路口”。篮协与火箭队签订协议:姚明必须保证回国参赛,不得缺席国家任务。于是我们看到一个荒谬的现象——在NBA打满82场高强度常规赛的姚明,还要在休赛期间回国参加国家队集训、亚锦赛、亚运会,甚至商业活动。

  结果可想而知。长期的超负荷作战让姚明伤病不断,最终31岁提前退役,成为“中国篮球最后一个巨人”离场的悲剧结局。

  

  2009年1月,信兰成出人意料地二度出任篮管中心主任。他的回归,开启了中国篮球的“至暗时刻”。

  

  “信八条”的核心是“一切为国家队让路”:压缩CBA联赛赛程(从50轮左右大幅缩减),延长国家队集训时间。信兰成的逻辑简单粗暴:球员是国家队的“工具”。这也是信兰成最大的问题。不积极开展篮球普及,创造新的青训路径,反而为了短期成绩一直搞急功近利的集训。现在19年、23年世界杯的球员,全部都是信兰成时期青训出来的。

  信兰成的集训模式,直接把中国篮球的根子毁了。去年新的一批U19青年队打世界强队毫不落下风。姚明的退役抽走了中国篮球最后的顶梁柱。信兰成政策下被掏空的联赛和断档的青训,使得后继无人成为残酷现实。

  

  王治郅的遗憾离场,姚明被过度消耗的职业生涯,联赛的萧条与青训的断层——这些并非偶然的悲剧,而是特定管理思路下的必然苦果。

  中国篮球并不缺天赋,也从不缺热爱,但如果把球员当成政绩的工具,把比赛当成政治任务,那它终将一次次在世界舞台上摔倒,并错失所有真正站起来的机会。

  大家如何评价信兰成的所作所为?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